我感谢高级政务部长沈颖本月11日对我的脸书贴文的回应。这是迈向更透彻及更有效的公共讨论的一步。
首先,我必须申明,我并不认为人们购买组屋有获得政府真正资助。因为政府在售出每个组屋单位时,如果计入土地收入,都享有正现金流。当然,既然政府采纳了它的特定会计结算方式,我们没办法只好接受这个方式,在它的基础上继续展开讨论。
但即使是按照政府对补贴的定义,我们也不清楚政府历年来是根据什么标准给组屋定价及决定补贴额的。前进党对建屋局过去20年的财务报表作了分析发现,所谓的“政府补贴净额”在这些年里作为总成本的百分比发生了显著波动。这段期间,“政府补贴净额”大部分呈正百分比,但在2000年代也有几次是负数,这意味着政府通过以高于其总成本的价格出售单位获得了毛利。(请参考下图)
沈颖部长援引政府常用说辞,辩护说如果在组屋定价时拿掉土地成本,政府将需要动用储备金。但如果公共住屋被视为跟学校和医院一样的公共基础设施,所占的地被视为用作公共用途的国有土地的话,兴建组屋不计上土地成本,也不会削减储备金。在现有的制度下,政府其实没有“弃置”用作组屋用途的土地,组屋屋主只享有自己组屋单位的使用权,而非组屋的公共空间及设施、政府可以随时通过选择性整体重建计划(SERS)收回土地、所以组屋屋主的购屋行为,可被看作是预先支付99年的定期月租而已。
我再次重申我在脸书贴文和国会演讲中一再强调的观点,根据政府财务报表的报告,截至2022年3月31日,新加坡人集体拥有的金融资产总额为1万5千7百亿新元。这还不包括金融管理局和其他法定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这些金融资产每年还会以至少400亿新元的幅度增长;因为国内经济没有足够的投资机会,我们还得将结构性过剩储蓄(主要为公积金的资金流入)转化为外币资产。鉴于2022年1月通过的金管局关于储备管理政府债券 (RMGS) 修正案,政府现在还能动用RMGS来吸纳多于过剩储蓄的外币资产。政府已在用RMGS吸收近几年来所累积的2000亿新元额外储蓄。即便是被誉为百年一遇的新冠疫情危机所涉及的储备拨款,也对我们的过万亿储备几乎“毫发无损”。所以我们到底需要为后代子孙保留多少积蓄?当我们已为后代留下几万亿新元的金融资产的现在,“为了后代”这说辞还有意义吗?
现在更迫切的是给当前的一代更多的财政资源来帮助克服他们的许多挑战。这包括停止增税,例如GST,并更好地利用土地销售收益以及未被纳入预算中的国家储备净投资回报贡献(NIRC)的剩余50%净投资回报——后者在2022财政年度的数额约为200亿新元。后者并不会削减储备金的本金,而只取用其本金赚取的年投资回报。
每年的土地销售收益约为100亿新元;如果建屋局不再支付土地成本,这个数据将下降至约60亿新元。根据政府目前的定义,这40亿如果不被建屋局支付,将会“削减储备金”。我们则认为,土地销售收益不应纳入储备金,而是用于每年的当前预算当中,因为国有土地属于永久资产,不因时间而削弱价值,而是在每个租赁期结束后再度还原。
我们的未来不是由储备金的规模来作保证,而是取决于后代能见证我们这一代人的成功。而国人的成功,在于我们能给他们提供多少好的工作、多少财富保障,让他们有足够的自由来发挥生产力和创造力,然后培养坚韧性。如果我们需要使用更多的年投资回报——不是本金——来做到这一点,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这么做。
新加坡人应得到更好的待遇!
前进党——为国为民
